1、部首:口;
2、句读的读音分别是:句—ju,是由声母j和韵母u组成的音节,声调读四声。读—du,是由声母d和韵母u组成的音节,声调读二声。
3、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,它由词、词组(短语)构成,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,如告诉别人一件事,提出一个问题,表示要求或者制止,表示某种感慨,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。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。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、问号、省略号、或感叹号。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,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: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"谁"或"什么"(主语部分);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"是什么""怎么样"或"做什么"(谓语部分)。
4、一年级中的“一”的音节为yī
5、量词,用于语言:三句话不离本行(h俷g)。d恥)〕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“句”或“读”。
6、当“一”字独用、作序数词、作为词或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时,读yī。例如:一年级、统一
7、gōu。来源:句gōu,得姓始祖:子重(勾芒),“勾”,今写作“句”,勾、句古代通用。勾氏的是个古老家族,后来他们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字形相似的“句”,不过,多年来这个家族虽然世代相袭着“句”姓。却一直将它读为原来的“勾”音。
8、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:句子。句法。
9、例句:这个句子真长。
10、笔画数:5;
11、读wǎng,意思是传说山精鬼怪名。
12、“一”为变音字
13、jù。句jù氏,其姓最早见于史籍《山海经》中的记载:“困民之国,句姓而食。有人曰王亥,两手操鸟,方食其头。”此为句氏之始。实际上,远古时期的“句”是地名,就是指盛产一种大龟的地方,叫作“偻句”(今山西文峪河一带),西周初期先为卫国之地,后成为晋国之地。由于当时人烟稀少,地处荒凉,因称“困民之国”。由于古代人们记载历史事件需要在龟甲上记刻,在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也要用到龟卜,因此常有人到晋国的偻句之地去猎取那种大龟,后人遂称那种大龟为“偻句”。
14、句共5画,所有5画的字。
15、读gōu,意思是古族名,古国名,高句丽。
16、方,多音字
17、当“一”字用在第四声字的前面时,“一”变调,读yí。例如:一片、一步、一会儿
18、[jùdòu]
19、〔句读(
20、读fāng,意思是地方;方向;方法。
21、近义词:动静。
22、动态,汉语词语,拼音是dòngtài,意思是指(事情)变化发展的情况;艺术形象表现出的活动神态;运动变化状态的或从运动变化状态考察的。
23、“子”的基本含义为儿女,如:子女、子孙;引申含义为植物的果实或动物的卵,如:鱼子、。在读作zi时,“子”字多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,如:旗子。
24、做人名用字时读gōu勾氏的是个古老家族,后来他们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字形相似的“句”,不过,多年来这个家族虽然世代相袭着“句”姓。却一直将它读为原来的“勾”音。
25、读jù,意思是句子;用于言语或诗文。
26、当“一”用在第一声、第二声、第三声字的前面时,“一”变调,读yì。例如:一支、一群
27、例句:说上去非但不听,而且还要受他们的句子。——明·罗懋登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
28、读jiǔ,意思是古代传说古国名。
29、读音:jufang
30、笔顺编号:35251
31、“子”的声调为轻声。
32、出自魏巍《东方》第六部第五章:“每天早晚和深夜向敌军广播着我军的胜利消息,板门店和谈动态。”
33、句做姓氏时有两种读音:常见的是gōu,通勾;罕见的是jù。
34、zi轻声。
35、读fáng,意思是谷物初生尚未结实之谓;防御。
36、句字笔顺:
37、zăofābáidìchéng早发白帝城tánglíbái唐李白zhāocíbáidìcǎiyúnjiān朝辞白帝彩云间,qiānlǐjiānglíngyīrìhuán千里江陵一日还。
38、读qú,意思是鞋头的装饰品。
39、〔高句骊〕古国名,即“高丽”。
40、读páng,意思是广大,广博。
41、在日常使用中,“子”字也用作对人的称呼,如:男子、妻子。在古代也表示对人的尊称,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为孔子、先秦诸子。
42、句字共多少笔画:
43、读fēng,意思是响度级单位。
44、句,多音字
45、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口,从丩(jiū),象绳丝缠结之状)。“丩”亦兼表字音。①(gōu)本义:弯曲。②句子
46、读gòu,意思是通“彀”,张满弓。
47、当“一”在动词中间时,“一”变调,读yi。例如:读一读,写一写
48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
49、【释义】
50、【拼音】jùzi
51、冷言冷语
52、句芒:西方大帝少皞裔子,东方大帝太皞之臣,春神,鸟身方脸,着白衣,乘两条龙。《说文》:句,曲也,像一个刚刚萌芽出土的小嫩芽,头是勾着的。(注:草木出土时,弯的叫句,直的叫萌。)“芒”:某些禾本科植物壳上毛茸茸的细毛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