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(三)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。
2、也就是说英语是没有像汉语那样那么注重语序的。
3、第一,现代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,一般不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特定的语法范畴(如性、数、体、时、态、格等)。例如:汉语的“他”不论做主语、宾语还是定语,形式上都不会发生变化,但英语中的“他”却分别有“he”、“him”、“his”三种形式。
4、第四,现代汉语语序灵活,与语法结构、语法意义关系密切。由于现代汉语的词、短语、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,所以一旦组合关系发生改变,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也会随之改变。例如:“总结经验”和“经验总结”前者是述宾短语,后者是主谓短语。英语的短语属于固定搭配,语序不能随意变化。例如:“beautifulgirl”不能说成“girlbeautiful”,否则就会出现错误。
5、汉语的语法是以顺序作为逻辑关系的依据的。
6、代词系统明显简化;
7、第六,现代汉语的语气词丰富,可以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。例如:汉语的“了”、“吗”、“呢”、“嘛”、“吧”、“的”都是语气词,各自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。相比之下,英语的语气大多借助语调来实现,陈述句一般为降调,疑问句一般用升调。
8、量词越来越丰富;
9、先秦时代没有的动态助词成为常用的词类,动结式动补短语、被字句、把字句等成为基本的句法结构和句式;
10、(五)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。
11、词类活用现象显著减少;
12、第五,现代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复杂。英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有简单的对应关系,一般说来,名词做主语、宾语或定语,动词做谓语,形容词做定语,副词做状语。但汉语的词类主要是通过语法功能来判断的,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。例如:汉语的“学习”属于动词,既可以做述语“学习文化”,也可以做主语“学习要下苦工夫”,还可以做宾语“喜欢学习”。
13、介词、语气词基本上已完全更换;
14、(二)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。
15、举个例子,我们中文说我爱你,但是如果把顺序调过来变成你爱我意思就发生了变化。
16、一种是量变关系,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,但性质和作用不变。
17、现代汉语实际上没有什么语法,主要的语法就是语序以及严格的逻辑关系。
18、语法意义大致可以分为结构意义、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三类。
19、因为汉语有语法才可以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,更详细。不会发生错误
20、三.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,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。称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的关系,是从词语的语汇意义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意义。如说名词是表示事物的,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的等等,就是这种称述意义。一些语法范畴如数、性、人称、时体等的意义,也是一种称述意义。情态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及表述意的关系。句子的各种语气及语式、语态范畴,都属于这种情态意义。如陈述、疑问、感叹、祈使等语气,以及直陈式、虚拟式、愿望式等,都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和表述意相关。主动语态、被动语态与说话人要强调什么的表述意相关。
21、一.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,如主谓关系、动宾关系、偏正关系等等。名词的格变化也是反映词语的结构关系的。结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层次,如偏正结构还可分为定心结构和状心结构两个小类,那么,定心关系、状心关系就是偏正关系的下层结构意义。
22、二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。如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,名词性短语、动词性短语等等,都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。组合功能包括充当某种结构成分的功能,如充当主语、谓语,能带宾语等,也包括与某类词语组合的功能,如能加冠词、能加副词等。功能意义也有不同层次,因为一些较大功能类型还可分出较小功能类型,如动词还可分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等。那么及物动词、不及物动词的功能意义,就是动词功能意义的下层功能意义。
23、(四)汉语中词、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。
24、但是英语如果你说Iloveyou,你写成youloveI,意思没有发生任何变化。你只要写成了youloveme发生了格的变化,意思才会发生变化。
25、另一种是质变关系,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性质作用的差异,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。
26、汉语的语法规则包括词序、词性、句法结构等方面,使得人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,并理解别人的意思。
27、语法的存在有助于有效地传递信息,避免产生歧义和混淆。因此,语法在汉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28、第三,现代汉语的词、短语、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。例如:词“头疼”、短语“身体好”和句子“他身体好”都是主谓结构。但在英语中,词、短语、句子的结构方式却各不相同:词性随形态变化而变化;短语和句型在结构上也没有必然的联系。例如:汉语的“骑车”,在英语中可以用述宾短语表达“ridebike”(充当谓语),也可以用介词短语表达“bybike”,如果做主语,就要表达为“torideabike”或“ridingabike”。
29、语法单位可分为六种:第一级中语素组由语素组成,它们的功能是用来构词;第二级中词组由词组成,它们的功能是用来造句;第中句组是由句子组成,它们的功能是用来表达。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具备不同的关系。
30、上述几种意义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。如名词短语这一语法类别,既含结构意义----偏正结构或联合结构,也含功能意义----具有名词性短语的组合功能,还有表述意义----表示事物。又如动词的时体形式,既有称述意义----表示事件的时间关系或时间过程,也有功能意义----不同的时体形式具有不同的组合功能,如英语的不定式就不能作谓语。名词的主格形式,既有结构意义----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关系,也有功能意义----能够作主语。
31、汉语有语法是因为语法是一种规则系统,它帮助人们在交流中建立起清晰、准确的语言结构。语法通过规定词语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结构,确保语言的连贯性和理解性。
32、与古汉语比较,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7个特点:
33、(一)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。
34、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、组合功能、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。如主谓关系、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,名词、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,陈述、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。至于性、数、格、人称、时体等范畴意义,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。
35、第二,现代汉语运用虚词表达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。例如:汉语的“吃饭”是述宾短语,“吃的饭”是偏正短语;“吃着饭”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,“吃了饭”表示动作已经完成。在英语里,词性和时态往往都是通过形态变化来体现的,并不借助虚词;如果变换虚词,改变的大多是语义,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。例如:“intheair”指“在空中”,“ontheair”则指“在广播中”。
36、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:
37、现代汉语语法构造的特性是语序特别重要,没有西方语言的各种格。
38、在汉语中一句话里面可以堆砌很多的谓语动词,但是在英语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,这是英语和汉语最大的一个语法不同点。
39、语法意义中的称述意义与语汇意义有相通之处。有时同一种意义,用语法形式表示就属语法意义,用语汇形式表示就属语汇意义。如汉语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高(“长长的”),属于语法意义;用“很”这个词也表示程度高(“很长”),但这属于语汇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