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成语拼音:jiùguòbùgěi
2、目不暇给
3、gei开头的成语
4、口谐辞给
5、人足家给
6、目不暇接
7、成语拼音:kǒuxiécígěi
8、成语出处: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序:“于是检向时所鄙之《飞龙传》,为之删其繁文,汰其俚句,布以雅训之格,间以清隽之辞,传神写物,尽态极妍,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,目不暇给矣!”
9、成语解释: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,眼睛来不及看。
10、成语出处:《秦并六国平话》下卷:“明主能行督责之术,以独断于上;群臣百姓救过不给,何变之敢
11、成语拼音:mùbùxiágěi
12、日不暇给
13、成语出处:明·朱国帧《涌幢小品·天下策一》:“转大冶主簿,故苗地,长吏多不乐往,代行令事,多方抚恤,尽却例金,锱铢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馈白粲者。”
14、成语拼音:yōngsūnbùgěi
15、利口捷给
16、成语解释:谓言辞诙谐敏捷。
17、成语解释:犹救过不赡。
18、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上以朔口谐辞给,好作问之。”
19、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虽日不暇给,规摹弘远矣。”指事情很多,时间不够,来不及做完。不暇(xiá):没有时间。给(jǐ):够。
20、成语解释:同“人给家足”。
21、利口:伶俐的口齿。给:言辞敏捷、敏捷的应对。能说会道、言辞敏捷、善于应对。
22、开头成语,包含给字的成语有很多,人给家足,目不暇给,自给自足,成语解析。一、家衍人给【解释】:人人丰足,【出处】汉桓宽《盐铁论·通有》。好本稼穑“白话文,宋、卫、韩、魏。喜欢本作物”编户齐民:没有不家富人给“
23、救过不给
24、成语出处:宋·曽巩《监司制》:“人足家给,富饶洽于公私。”
25、成语解释: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明·朱国帧《涌幢小品·天下策一》:“转大冶主簿,故苗地,长吏多不乐往,代行令事,多方抚恤,尽却例金,锱铢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馈白粲者。”又参见“饔飧不饱”、“饔飧不继”。
26、成语拼音:rénzújiāgěi
27、饔飧不给
28、二、利口捷给【拼音】[lìkǒujiéjǐ]【解释】利口,伶俐的口齿,言辞敏捷、敏捷的应对。能说会道、言辞敏捷、善于应对”【出处】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夫绛侯、东阳侯称为长者。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:岂敩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。白话文。这两个人说的事情并不能出口“难道江敩这啬夫间谍间谍言善辩呢,